新规出台,AI写论文不注意就会踩雷!
当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实施后,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都觉得是为了防止不法分子使用假图片及AI换脸而规定的,作为学术圈的学者们需要吃这样的瓜吗?
不论是科研人或学术党,只要你用AI写论文了,就需要注意了。《办法》中明确规定:使用AI生成的内容必须进行显示标识(如加水印、标注来源)或隐式标识(内置元数据),这样让许多AI平台都开始以显示标识与隐式标识体现。
以小编的推测,学术圈以后会越来越注重AI对论文来带的影响。现在的学者都习惯把AI当成自己的小助手,从整理文献,到直接产出初稿。这样过分依赖AI,可能最终没注意到这些AI标识问题,导致被AIGC检测系统查出高AI率,同时可能就会被打上学术不端的标签。
提交论文前使用AIGC查重工具检测这一步一定不能少,可要是被检测出过高的AI率也不用慌张,可以利用早降重的降AIGC率,针对不同AIGC检测报告有针对性的进行降AI率。当然,降重工具也只是辅助,最终还是需要自己仔细检查把关,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。
本网站部分文章转载自互联网以及作者的分享,如本网站所引用的文章涉及著作权问题, 请您及时通知本站,我们将及时妥善处理。